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管理百科

企业最大的内耗,是“过度管理”!如何避免?(深度好文)

来源: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时间:2025-08-18 作者: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浏览量:











企业最大的内耗,是“过度管理”
图片
过度管理

过度管理就像企业身上的"赘肉",看着庞大却毫无用处。真正优秀的企业,都懂得给管理做减法。

戒掉过度管理的瘾,企业才能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跑得更快、更远。

请记住:最好的管理,是让员工感觉不到你在管理。

微信截图_20250818095939.png

过度管理的7大典型症状

1. 表格文化泛滥成灾

  • 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吐槽:"每天光填表就要花2小时,活没干多少,Excel先写废了。"

  • 现状:日报、周报、月报、项目进度表、风险预警表...层层叠叠的表格成了主要工作内容。

2. 会议成为时间黑洞

  • 某企业市场部记录显示:平均每人每天参会3.2次,全年会议时长超400小时。

  • 典型案例:某次会议用45分钟讨论"会议室矿泉水品牌选择"。

3. 审批流程复杂化

  • 某制造企业采购审批需经过:申请人→主管→经理→总监→财务→审计→副总→总经理8个环节。

  • 结果:一个3000元的办公用品采购需要耗时11天。

4. 过度监控员工行为

  • 某公司安装屏幕监控软件,记录员工每分钟电脑操作。

  • 员工反馈:"像在监狱里工作,没有一点隐私。"

5. 形式主义考核泛滥

  • 某销售团队被要求每天发3条朋友圈宣传,每月提交15份客户跟进记录。

  • 实际效果:80%的销售时间花在"证明自己在工作"上。

6. 决策权过度集中

  • 某企业所有采购决策都要CEO亲自审批,导致中层管理者缺乏主动性、创新性。

  • 结果:市场机会流失,员工抱怨"等批复等到黄花菜都凉了"。

7. 过度强调流程合规

  • 某公司为了合规,要求每个项目都走完整审批流程,哪怕是500元的小额支出。

  • 现状:创新项目因流程繁琐而搁置,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受挫

过度管理的4大危害

1. 员工精力被严重消耗;

2. 创新活力被扼杀;

3. 人才流失加剧;

4. 经营效率持续下降。

破解过度管理的5个策略

1. 从"控制"转向"信任"

  • 谷歌案例:推行"20%自由时间"制度,允许工程师用部分工作时间做创新项目。

  • 效果:Gmail、AdSense等重磅产品都诞生于此制度。

2. 建立"结果导向"文化

  • 华为实践:"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一线员工拥有较大的自主决策权。

  • 成果:市场响应速度提升60%,客户满意度提高35%。

3. 运用"减法管理"思维

  • 某互联网公司改革:取消所有日报周报;会议时长压缩50%;审批环节减少60%。

  • 效果:员工工作效率提升40%,离职率下降25%。

4. 赋能而非监控

  • 建议:用目标管理代替过程监控,给予员工更多自主权。

  • 案例:某公司取消打卡制度,改为结果考核,员工效率反而提升30%。

5. 培养"简政放权"的管理思维

  • 建议:管理层要敢于放权,建立分级决策机制。

  • 分享到: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