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莘莘学子们即将踏上职场新征程。然而,职场如江湖,处处有风险。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大学生们保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些大学生就业时需要了解的重要法律知识。
• 签订时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条款。
• 试用期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就业权益保护
• 反对就业歧视:《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其他如种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也同样是违法的。
• 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大学生在投递简历时,要选择正规平台和可信赖企业,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工作时间与休假
• 标准工时:一般情况下,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超出部分算加班,除非公司申请了特殊工时制。
• 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 年假:工作满1年就有5天年假。公司不安排年假的,需按3倍工资补偿。
离职相关法律知识
• 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离职手续:公司不得扣押证件、档案,离职时公司必须开具离职证明。
大学生们,法律是你们职场路上的坚实后盾。了解这些法律知识,能让你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自信从容,有效防范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祝大家都能顺利开启美好的职场之旅!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