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打零工却贷出48.2万元!央视曝光“包装贷”和“职业背债人”

来源: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时间:2025-09-25 作者: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浏览量:

转发来源:公众号(速读财经)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不浅,已经形成金融“黑灰产”。


这里说的“包装贷”,就是一些非法贷款中介为了牟取利益,通过虚构职业、包装资产、伪造流水等非法手段把一些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人,经过包装后贷出款来,并且从中分赃分成。最后,这个被“包装”出来的人,就成了“职业背债人”,成了老赖。最近,就有一位观众给《焦点访谈》反映了他自己被包装成“职业背债人”的所谓经历。


近段时间,村民黄某礼接连收到了当地法院的四份判决书,事由是:当地三家银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起诉黄某礼欠债不还,显示:黄某礼分别借了农业银行34万元房贷和6万元装修贷,以及农商银行3.5万元装修贷,邮政储蓄银行4.7万元农户贷,四笔贷款共计48.2万元。  


“职业背债人”黄某礼:“还不上,我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绝对还不起。


图片


既然根本没有偿还能力,那这个钱是怎么从银行贷出来的呢?


今年53岁的黄某礼,没有固定工作,平时靠打些零工勉强过日。有一天,一个做“包装贷”的黄姓贷款中介找上了他。


黄某礼:“打电话说,有人可以从银行帮我做贷款,做80万出来,只还一年就不要还了,比如说还一年还了10万,那我还有70万,是不是?”


很显然,从一开始,黄某礼就想白得一笔钱。而对这明摆着是违规违法的勾当,他也是心知肚明。


黄某礼:“介绍人还说银行也不会找我麻烦,条件(代价)就是黑户,做老赖。然后考虑了半个月,我说可以。”


记者:“你图的是什么?”


黄某礼:“目的就是想不还,做老赖。我不在乎能贷(背债)多少,我只在乎能拿到多少。


图片


为了牟利,黄某礼在黄姓中介带领下,先打印了一份他的征信报告,显示:没有任何征信记录,为“白户”,便于不法中介进行“包装贷”。紧接着,他们去见了一位陈姓贷款经办人。


黄某礼:“陈军就是给我办贷款的经办人,跟我谈条件。他说:我80万不敢保证,(到手)30万保证的。但款贷了,就要给他25%。”


根据黄某礼所说,记者找到了这位贷款经办人陈某。


记者:“你收的是25个点吗?”


贷款经办人陈某:“前面是20个点,我就是中介,介绍一下,反正你贷款多少钱,到时候返给我多少钱。” 


谈好分成后,黄某礼为了能到手30万,他把身份证和银行卡交给了贷款经办陈某,任由其进行“包装贷”,那主要是包装什么呢?


贷款中介:“包装客户名下有资产,客户的流水。”


那么,按照“包装贷”套路,怎么样才能从银行贷出大额贷款呢?首选自然是买房子。


图片


于是,贷款经办陈某找到了当地炒房客游某,游某为了牟取超额贷款,将事前收购的叶某名下一套20万左右的二手房,以近两倍的高价卖给了黄某礼。


而这笔“低买高卖”的房产交易,再由炒房客游某转交给了一家合作的房贷中介“代办”过户手续和银行贷款。


范某,就是当时“代办”的房贷中介业务员。 


房贷中介范某:“相当于他(贷款经办陈某)跟游某(炒房客)已经成交,谈好了,然后拿过来给我们做,让我们代为办理贷款。”


按照农行办理房贷的要求,贷款人必须提供工作单位,可黄某礼明明没有工作,但记者却在黄某礼的申贷表上看到,他填写的是当地某建设公司。这是怎么回事呢?


黄某礼:“我没有在这家公司上班,房贷中介发我手机上,让我在农行填写上,他说要记牢。”


图片


这个虚假的就业信息,至今还保留在黄某礼的征信报告里。对此,记者向给黄某礼办理房贷的报送机构农行进行了了解。 


记者:“这个工作单位的数据来源是你们银行的吗?”


农行工作人员:“对,我们行报送的,他提供了这家公司盖章的收入证明。”


记者看到,黄某礼申贷档案里的这份“收入证明”,的确显示的是“当地某建设公司”。


分享到: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