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杭,一场以心灵治愈为底色的温暖行动,正悄然生长、次第绽放。今年来,余杭区残联启动“残疾人心理疏导、社会融合活动康复服务项目”,先后走进全区12个镇街,以专业为基、温情为壤,为残疾朋友们搭起一座通往阳光生活的暖心桥。
“我喜欢画画,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在五常街道和仁和街道的团辅课堂上,彩色玩偶在成员间传递,拿到玩偶的残疾人朋友,轻声分享自己的爱好,当遇到非常害羞的伙伴时,身旁的朋友会耐心地引导,眼神里满是鼓励。这份毫无隔阂的交流,悄悄拉近彼此的距离,信任的种子悄然发芽。 仓前街道和闲林街道的“建筑大师”游戏现场,几人一组围坐在一起,面前散落着各式积木零件。一开始,大家还略显拘谨,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有人率先提出搭建“爱心小屋”的想法,立刻得到同伴的响应。大家分工协作,当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作品”完成时,每组代表自豪地分享搭建思路,现场响起的阵阵掌声,不仅是对作品的肯定,更是对团队默契的喝彩。
“请仔细倾听身边伙伴们的声音,我们一起完成这个挑战。”在黄湖镇和良渚街道开展的“盲人方阵”活动中,蒙上双眼的残疾人朋友起初动作有些迟疑。但在队友的轻声指挥下,大家渐渐找到节奏,当摘下眼罩,看到共同搭建的整齐方阵时,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惊喜笑容。 百丈镇和鸬鸟镇的团辅课上,色彩鲜艳的情绪卡片成了传递心情的“使者”。“这张卡片是开心,你看我这样笑对不对?”一位残疾人朋友举起画着笑脸的卡片扬起嘴角,逗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经历过的情绪故事,还会热心地传授自己的“解压小妙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也让大家学会更好地识别情绪、管理情绪。
径山镇的团辅别具一格,“价值观拍卖”活动让残疾人朋友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知。面对“健康”“友谊”等拍卖品,大家纷纷分享起自己的选择,在交流中,大家逐渐明晰内心真正重视的东西,对自我的认知也愈发深刻,在思想的碰撞间,他们实现了自我成长与突破。 瓶窑镇、余杭街道、中泰街道则开展“记忆训练”活动。数字记忆、故事串联等有趣的训练方法,让大家兴趣盎然。在心理咨询师的耐心讲解下,大家渐渐掌握技巧,“1像蜡烛,2像天鹅……”一位成员兴奋地分享自己的记忆秘诀,引得其他伙伴纷纷效仿,随着训练的推进,大家的记忆准确率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
团体心理辅导已开展50场,服务924人次
每一个互动瞬间都充满温暖与力量
接下来,区残联将把这份关爱延续下去
为更多残疾人朋友提供个案辅导等服务
助力他们在心理康复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以更积极、更自信的姿态拥抱生活!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