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在激荡的时代浪潮中,有这样一群如劲帆般昂扬的人,他们以汗为墨,不负热爱,是职场征途的开拓者,是青年奋斗的标杆。他们,用实干打破迷茫,用坚韧叩开机遇之门,不仅在自己的领域绽放光芒,更给无数正在求职路上跋涉的同学们,点亮了方向与希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期就业先锋,解锁他们从逐梦到圆梦的宝贵密码!
姓名:冯宇乐
班级:财务管理2201班
就业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Q:您在大学时是如何结合自身的兴趣、优势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确定自己未来3-5年重点深耕的专业方向,并制定相应的学习与实践计划来达成目标呢?
A:我一直对财务领域兴趣浓厚,平时就喜欢研究理财知识,对数字也很敏感。在高中时,数学成绩突出,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这让我意识到财务专业可能很适合自己。进入大学,了解到建筑行业企业财务管理需求日益增长,财务专业在其中大有可为。基于兴趣与行业趋势,我确定了未来3-5年深耕的方向——建筑财务。
在学习计划上,我决定学好基础课程,像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掌握财务理论;并且选修建筑工程概论,了解建筑项目流程。在实践计划上,争取寒暑假去企业财务部实习,积累实操经验,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为进入建筑行业从事财务工作筑牢根基。
Q:从大学里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转变职场中有着明确规章制度和工作任务的工作环境,您对于新身份“职场人”有哪些不适应?是如何调整心态去适应这一新身份的?
A:我刚入职时,最不适应的是“任务边界清晰化”和“结果导向”。大学时可灵活安排学习节奏,但是职场里项目有明确截止日,报错会影响团队进度,我曾因漏核建筑项目发票明细挨批感到很挫败。后来每天列工作清单,标注优先级;主动请教前辈财务的特殊流程,下班复盘问题。慢慢明白职场更重责任,调整心态把每步实操都当做积累,逐渐适应了“职场人”的身份。
Q: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您从哪里发现自己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有着差距?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弥补这些差距?
A: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从建筑财务实操中发现差距:课本里的通用会计分录,无法应对工程预付款分摊、项目成本归集等行业特殊场景,且对建筑税法政策不熟悉。
我采取的弥补措施是:报名建筑财税专项课程,跟着前辈拆解真实项目账套;利用碎片化时间研读行业税法手册,遇到问题及时记录请教,逐步让专业知识贴合工作需求。
Q:在日常工作中,您发现哪些额外的技能或知识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最为关键?您是如何计划学习这些技能?
A:我发现建筑财务工作中,工程识图能力和财务数据分析工具最关键——看不懂图纸会错估成本,不懂工具则效率低下。
我的计划是:报线上工程识图基础课,跟着学看建筑施工图;利用下班时间练Excel高级函数、学Power BI,结合公司项目数据做实操练习,每周复盘应用效果。
Q:随着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的变化,您认为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哪些新的趋势和挑战?您打算如何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适应这些变化?
A:我看到新趋势与挑战主要在两方面:政策上建筑碳排放核算纳入财务监管,技术上数字化转型倒逼财务数据与项目管理系统打通。
我计划转向“低碳财务+数字化”方向,考取碳管理师证书,深耕建筑行业ERP财务模块,把专业能力与政策、技术变化绑定,保持职业竞争力。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华章已著承今昔,新途再启赴山海”。谨向冯宇乐同学致以诚挚谢意,其分享中所蕴含的奋斗智慧与人生洞见,如明灯引路,为我们带来深刻启迪与前行力量。回望过往,我们于求知之路上步履铿锵,以坚韧攻克难关,以积累沉淀素养,每一份付出都成为成长的基石;展望未来,前路纵有山海阻隔,亦藏有无尽机遇与可能,等待我们以理想为舵,以实干为桨,勇敢开拓。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