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案例解析

如何找工作// 从“消极逃避”迈向“精彩蜕变”,破局研究生就业“习得性无助”

来源: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时间:2025-08-25 作者:贵州产业发展人才招聘系统 浏览量:

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

编者按

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辅导员是关键引路人。为更好服务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坚持终身学习理念至关重要。假期,恰是辅导员自我提升、沉淀成长的黄金时段。七彩人生工作室一直致力于生涯教育与职业发展,既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惑,也助力辅导员实现自身职业发展。近期,工作室将连续刊发我校辅导员学生工作案例,这些案例凝聚着辅导员们的智慧与心血。希望借此契机,勉励广大辅导员沉下心整理过往工作,用文字述说学生成长故事、记录自身职业发展足迹,在总结反思中汲取经验,不断精进育人方法,实现职业生涯的进阶发展,为高校育人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本期将推送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喻松关于破除就业困难研究生“习得性无助”的实践探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消极逃避”迈向“精彩蜕变”

破局“习得性无助”

——关于就业困难研究生帮扶的思考

案例分析

小A,男,2021年9月从外校计算机专业二战考研至我校心理学学术型研究生。父母均为普通职工,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性格偏内向。读研期间,小A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按部就班进行,成绩中等,在研三通过答辩即将毕业离校之际,小A在导师陪同下咨询辅导员:“现在还能申请延期毕业吗?”经谈话得知,在研三求职时,小A本以为凭借自己的研究生学历可以轻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却没想到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意识到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不想失去“应届生”的身份,因此萌发了主动延迟毕业暂时“逃避”就业的想法。



案例分析与处理

在本案例中,从表面上看,是小A发现就业形势严峻后的逃避心态,但从深层次来说,是以小A为代表的部分毕业生在求职阶段求职目标模糊、求职信心匮乏,多次求职失利导致“习得性无助”的典型刻画。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诸多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是否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等问题和焦虑。因此,要见微知著,从个案中深刻剖析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根源何在,探索如何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图片

(二)案例处理过程

图片

针对小A学生面临的问题,辅导员在对其开展帮扶的过程中按照以下思路开展:锚定“一个目标”:助力小A早日走上工作岗位;开拓“三条帮扶路径”:重塑就业信心、扎实求职能力、拓展就业渠道;依靠“四方帮扶力量”:朋辈帮扶、师长助力、校友资源、家长支持。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处理本案例:


01

精准定位:瞄准问题根源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深入了解小A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通过与小A多次深入沟通,与其硕士导师、家长进行多方面了解,发现小A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不清晰。作为跨考至心理学专业学生,小A原以为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比较“吃香”,可以轻松地找到一份编制内心理健康教师岗位,对于自己在师范技能、面试表达方面的劣势没有清楚认知,导致这些方面较为薄弱,在求职面试中表现不佳。秋招和春招多次碰壁之后,小A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继而产生习得性无助。


02

对症下药:聚焦问题本身

在了解问题根源后,第二步就是“对症下药”,针对小A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其共同探索、一一解决。

(1)信心重塑:点亮希望灯塔

辅导员与小A深入谈心谈话,帮助小A识别并纠正求职过程中的负面思维模式,如过度自责、消极预期等。引导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关注自身在研究生期间积累的知识、技能以及个人成长,通过积极的自我肯定练习,逐步重建自信。组织就业成功学长学姐分享会,特别邀请具有跨专业求职经验的毕业生,分享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如何保持积极心态、调整求职策略并最终成功就业的经历。

(2)能力锤炼:锻造就业利刃

针对小A师范技能基础不扎实问题,为小A打造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模块的师范技能专题培训,采用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方式进行实践训练。针对面试技能匮乏,组织 “一对一”朋辈结对帮扶,由求职成功学长学姐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友为其传授面试礼仪、常见问题解答技巧、结构化面试模拟等专题培训。

(3)规划明晰:锚定职业航程

辅导员在了解到小A同学的求职目标后,引导小A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心理学专业在不同行业的就业前景和需求,了解各类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发展路径,并与小A分析探讨适合他的行业领域和岗位类型。根据调研结果,协助小A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确保职业发展方向清晰、可行。


03

协同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

在本案例解决的过程中,辅导员坚持做到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小A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小A的成长轨迹,准确掌握该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小A导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精准把握小A的学习能力等,发动导师资源积极为小A拓展岗位;发动校友资源为小A求职面试提供专业指导,用好社会招聘平台,为该生提供与之职业兴趣和目标项匹配的招聘信息,不断拓展就业岗位。

图片

(三)案例成效

图片

经过多方不断努力,小A最终放弃了申请延期毕业的想法。在毕业前通过成就故事法等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积极转变心态,重塑了就业信心,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了具体可行的求职计划。最终凭借过硬的本领,在毕业当年8月份与浙江某高职院校签订就业协议,入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为一名助力学生成长的专职心理教师,实现高质量就业。


案例反思与启示

01

心态调整:直面挑战,勿避锋芒

——从逃避到拥抱

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部分毕业生会因多次求职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导致心态失衡,迷茫、惧怕或逃避的心态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个体陷入更深的困境,如习得性无助、自我怀疑、焦虑加剧等。作为辅导员应充分共情学生心理状态,理解学生的“逃避”甚至“摆烂”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引导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理智地对待失败,从而获得并增强自我效能感;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压力时要理性分析、客观对待,鼓励学生正视困境,从困境中探索自我提升的方法,从“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脱困”,找到求职的钥匙。

02

能力提升:勤学苦练,厚积薄发

——从理论到实践

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更多关注专业学习和学术科研,较少关注自身求职技能的培养,如师范技能、结构化面试技能等,缺乏解决现实生活真问题的能力,导致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作为辅导员要有意识地将就业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至教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强化实践类课程建设、拓展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磨练就业技能的平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反思探究能力、表达交流和学科交叉学习等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能力。

03

职业规划:明确方向,精准定位

——从迷茫到清晰

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和期待过高是导致研究生求职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仍对未来职业方向感到迷茫,导致求职时目标不明确,竞争力不足,或者因为研究生身份而对未来职业有过高定位,导致求职面窄,预期与实际不符。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应建立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通过职业兴趣测试、行业调研、职业访谈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提供一对一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04

就业服务:拓宽渠道,精准对接

——从被动到主动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当更加主动、更加细致、更加有效。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辅导员应主动对接用人单位,了解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利用招聘平台和校友资源,不断引入更多优质岗位资源。与此同时,辅导员也要练好“内功”,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在日常就业工作中,为毕业生提供简历指导、面试技巧培训、组织结构化面试工作坊、就业经验分享讲座、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等细致、周到、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更有效地推动就业工作,助力学生实现职业梦想,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注:本案例获浙江师范大学2024年度优秀学生工作案例,内容略有删改)


分享到:

[ 黔ICP备2020011963号-2 ]     贵公网安备52011502009166号

Copyright © 2023 贵阳四维合和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用微信扫一扫